国际珠宝展: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天然珍珠的成因和分类
2023-08-04 06:12:02
  珍珠是一种自古以来就非常流行的珠宝,其光洁的外观,明亮的光泽深受大家的青睐,更是有许多诸如“露似珍珠月似弓”、“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赞美之诗句。大家对珍珠如此喜爱,那么大家是否知道珍珠是如何得来的呢?今天国际珠宝展就聊一聊珍珠是怎么来的吧。

  天然珍珠一般采自贝类及海螺体内,它们的成因大同小异:一般是因为外界有异物(如小的石子,小虫等)进入贝类及海螺体内,这些生物的外套膜会受到刺激,从而分泌出珍珠质和钙质形成珍珠层包裹住异物以减少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包裹着异物的珍珠层越来越厚,便形成了珍珠,这便是有核珍珠的成因。同时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没有明显珠核时,有时贝类生物外套膜受到刺激或细胞非正常增殖,也会生成珍珠囊并分泌珍珠质,同样可以形成珍珠,这便是无核珍珠的由来。

  国际珠宝展了解到,在养殖珍珠中,有核珍珠有时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形状的珍珠,而无核珍珠形状难以控制,一般很难生长成正圆形。贝类珍珠可以形成的颜色很多,有常见的白色、浅粉色珍珠,也有珍贵的金色,黑色珍珠等,根据贝类的品种,生长条件,所处环境的不同,产生珍珠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都有着非常大的变化。

  海螺珠又名孔克珠,优质者相对比较少见,颜色一般为粉红色至玫瑰红色为主,其他颜色较少发现。海螺珠形状一般以椭圆形为主,形状规整者同样不多见,若是有一颗颜色、形状、大小都完美的海螺珠,则其价格也往往不菲。海螺珠主要的特征是其具有火焰状的纹理结构,其他珍珠及人工制品目前较难完美仿制此种结构,同时倚靠火焰状结构和较为特征的颜色也可以很容易把海螺珠和其他珍珠区分开来。

  另外还有一种用较厚的贝壳或者螺壳磨成圆形,表面涂上一层珍珠质涂料的品种,市场上有时把此品种也叫做“海螺珠”,不过此品种只有贝类、螺类生长的层状结构,缺乏海螺珠特有的火焰纹理,很容易便可以区分开来。以上即为天然珍珠的成因及简单的区别。


  珍珠分类:


  (一)国际珠宝展了解到,珍珠光泽在珍珠的评价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决定珍珠品质的关键。珍珠按光泽中该强度大致可分为三种:

  1、强光泽:出现在一级珍珠中,该珠表面晶莹润泽、虹彩清晰,能照见物体。

  2、中等光泽:出现在二级珍珠中,该珠表面基本 透净,能照见或部分照见物体。

  3、弱光泽:出现在三级珍珠中,该珠表面呈珍珠光泽或弱珠光。

  (二)、根据形状不同,珍珠又可分为以下四类:

  1、正圆珠:又称走盘珠、滚盘珠、精圆珠。长短直径差小于1%。

  2、圆珠:长短直径差小于

  3、椭圆珠:长短直径差小于

  4、畸形珠:以称异形珠,长短直径差大于20%。畸形珠有馒头珠、坠形珠、双子珠、 母子珠、马牙珠、椭形珠、艺术珠等。

  (三)、珍珠因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其价格也天差地别,珍珠越大其价值越高。

  (四)、国际珠宝展了解到,珍珠颜色包括体色和伴色两部分。体色是珍珠本身固有的颜色,它是由珍 珠所含的微量金属元素所决定。伴色是由珍珠表面与内部对光的反射、干涉等综合 作用形成的,其迭加在珍珠本色之上。伴色一般有晕色。 一般来说,越亮越圆越大表面越光滑珍珠越难得且越珍贵(除艺术珠外)。

  以上就是国际珠宝展为您带来的精彩内容,如果您想做更深入的了解,欢迎来到我们的展会

  来源:翡翠玉石网